关闭

中国有句俗话:"玉不琢不成器",意为一块璞玉不经过雕琢,难以成为一件具有价值的玉器,同样也经常用来比喻一个人不经历磨难,难以成长为一位才德兼备的人才。由于玉的美是一种天赋的自然之美,是由内向外慢慢透射的含蓄之美。并与中国玉器相关的儒家思想、文化、制度,这一切物质上、精神上的相互融合,构成中国特色的玉德文化。

然而,玉德文化主要还是在玉雕工艺上才会得以体现。玉雕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讲究料、工、艺三合一,方能把玉石雕制成具有鉴赏价值的艺术。首先通过玉石的密度、硬度、透明度、光泽度择优而选,其中颜色是评价玉石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同样是划分玉石种类的主要依据。并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打造而成。重要的是,一件件玉雕珍品,一块块璞玉毛料,不管出于何种用意、何种用途,只有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高深艺术造诣沉淀,方能成就具有生命力的玉器艺术品,发展成为蕴含深厚中国文化底蕴,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瑰宝。

 中国的玉器文化贯穿将近8000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可以说,玉器的发展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和文明进步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远古时期伊始,就产生了玉器文化的形成,根据社会结构不断发生演变,统治阶级的构成,玉器文化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

第一阶段,新石器至商代的巫师盛行时期,作为从事祀神活动的各种媒介和法器。第二阶段,周代至五代十国时期的贵族社会,用以彰显身份、地位的标志以及分别等级的礼制的重要载体。第三阶段,宋代至明清的文官统治,成为上层统治者及文人雅客抒发、寄托各种情感的载体。

尤其是春秋战国之际,玉的自然属性与儒家道德观紧密结合,成为君子为人处世、洁身自爱的标准,并由此发散开去,渗透到中国古代政治、礼仪、宗教、信仰、风俗、审美意识等各个方面,提倡“君子比德于玉”,将玉道德化、人格化,使玉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艺术地位。


物藏历史 意在传承

LUCK REALIZE ONES
AMBTION HEYDA

ADDRESS

18826588811

ADDRESS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工业三路南海意库3栋113-115

E-MALL

wangqin13823569586@163.com